2月17日下午,谢云秀教授组织“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创新研究”团队,在弘仁楼3230会议室举行“赤水河流域音乐非遗”教材研讨会,扎实推进专业群相关双高建设任务。
团队在此前完成的四川省哲学社科普及规划课题成果基础上,根据专业群模块化课程建设的要求进行教材开发。团队整合了音乐、文学、地理等多专业教师,通过不同视角的碰撞和交流打开了教材编写的新思路,梳理出“号子”、“山歌”、“石厢子红歌”“泸州河川剧”等七类特色学习载体,研讨出“了解—赏析—体验—创编—拓展”模式的教学序化处理,并对内容素材进行了仔细审查,初步完成了教材结构设计、编写体例确定、教材内容整理等方面的工作。
该教材以音乐非遗为线索,融入了“酒文化”、“少数民族文化”、“红色文化”“戏曲文化”等丰富鲜活的赤水河流域文化,既是音乐美育教材的一种创新尝试,也是高职院校传承普及地方文化的一次积极探索。
学前教育专业群建设双高以来,注重以“团队+平台+项目”模式整合专业群优质资源,比如将“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创新研究”团队、赤水河流域非遗省级普及基地与各类科研教改项目相链接,无界协作,用足力量,有效促进各类成果产出。
文/季德方 图/胡云香 审核/王箭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