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究基地名称:赤水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基地
主管部门:四川省社科联
基地基本情况:
赤水河流域非遗源远流长、异彩纷呈。泸州是赤水河流域文化集聚高地,白酒酿造驰名中外,四渡赤水彪炳史册,分水纸伞古韵绵长,非遗数量在全省居于前列。2021年四川省政府颁布的《四川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》明确提出“依法加强对流域文化遗产的宣传、研究、保护和开发”。赤水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基地贯彻落实习总书记“让文化遗产活起来”的指示,以“普及传统文化、丰富现代生活、增进文化认同,坚定文化自信”为愿景,以保护与开发、传承与普及、创新与转化为主题方向,多维并进开展社科普及。
基地具备各类场馆支持,包括专题普及展馆,校史馆、科技馆、校园文化广场、虚拟仿真基地、创意工作坊、教师发展中心等,用于非遗普及的总面积已达15000余平米;具备赤水河流域非遗调查、整理、保护、传承、转化等研究方向,研究内容涵盖各非遗大类;具备足够及高水平人才支撑,打造了包括国家级省级非遗传人、天府万人计划专家、学校人文艺术师资、高水平民间工匠,覆盖非遗学术研究、保护传承、普及与开发的稳定专兼职队伍。
依托校内“一示范点三中心四基地四展馆十二工坊”社科普及平台集群,面向社会广泛受众,开展“宣、展、赛、演、教、训”六大类型非遗普及活动。各种渠道普及受众总数100万余人,展览和活动效果广受社会各界好评,有效拓展赤水河流域非遗的社会影响力,为公众提供优秀文化滋养。
基地工作方向
1.拓展普及平台影响
整合云贵川三省多地赤水河流域非遗资源,协同开展普及传承,打造“赤水河流域印象非遗体验周”特色活动。整合多个平台资源,形成联动,将面向公众普及和面向精准目标受众普及相结合。
2.深化普及内容研究
通过进一步挖掘、整理、精选、设计,丰富特色普及内容,优化“四主多辅”内容体系,编制读本、教材、游戏、教玩具等普及资源。
3.丰富普及活动价值
促文创:铸就具广泛社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色文传品牌。强文旅:结合文旅产业,培育服务乡村振兴的优质项目。育人才:打造“赤水河流域非遗文化进校园育人体系”并辐射云贵川。新乡风:服务乡村文化振兴,丰富乡村文化生活,促进乡风文明建设。
4.创新普及渠道资源
建设赤水河流域非遗数字化资源库,构建融媒体传播平台,运用VR虚拟现实技术等进行数字化非遗创意产品研制,提高传播度和公众接受度,让非遗更好地走进现代生活,丰富文化生态。